-
聽書-讀書-經濟學《每個人的經濟學》明明消費超過任何歷史時期,幸福感卻沒有增加?|經濟學不是“價值中立”的|一本用得上的經濟學使用指南,教你使用經濟學來獲得幸福生活|早晚聽書·智慧相伴
- 2024/12/18
- 再生時間: 24 分
- ポッドキャスト
-
サマリー
あらすじ・解説
#經濟學 #幸福生活 #稀缺
一本可以用得上的經濟學使用指南,教你使用經濟學來獲得幸福生活。
為什麼要學經濟學?為什麼經濟數據不可能客觀?為什麼6%的增長是一個“奇蹟”?為什麼經濟學號稱可解釋所有事物,卻無法預測經濟危機?為什麼大部分人明明消費超過任何歷史時期,幸福感卻沒有增加?
劍橋大學發展研究中心主任、經濟學家張夏準教授,從基本概念出發,以開放態度解讀各個經濟學派觀點,簡潔幽默地揭示每個經濟角色的行動邏輯。啟發你看清更真實的環境背景,明智理性地對日常經濟事務做出決策。教你做一個經濟思考者,創造更有活力、更穩定、更公平、更幸福的生活。
張夏準教授寫這本書目的是向讀者呈現思考經濟的方式,而不是灌輸經濟概念。他並沒有期望讀者能夠記住全部甚至大部分。但是希望讀者記住這個要點:“誰獲益?”(Who benefits ?)
一個經濟主張的意圖很容易被識破。例如,經濟學家解釋,給富人減稅,他們就能享有更多的投資成果,因此就會有更大動力去投資和創造財富。當富人創造了更多的財富,就會花得更多。這樣窮人就有更多的就業和收入。這套被稱為“供給經濟學”的理論,也成了很多國家經濟政策的基本信仰。
可是:為什麼讓富人更賣力工作需要先讓富人更富,讓窮人更賣力工作需要先讓窮人更窮?
所以,有些措施看似價值中立,背後卻牽涉到政治和道德判斷。但如果有經濟學家宣稱自己的分析“科學”、價值中立、惠及大眾,就需要我們獨立思辨,清醒認知政策與環境為個人帶來的利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