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S3E10 醫療資訊充斥社群媒體,是Self-care,還是過度診斷?

  • 2025/03/25
  • 再生時間: 50 分
  • ポッドキャスト

S3E10 醫療資訊充斥社群媒體,是Self-care,還是過度診斷?

  • サマリー

  • 上個月(02/26),JAMA發布了一篇研究——透過分析982篇以個人故事分享醫療檢測的社群貼文,發現當中有87.1%提到好處,僅14.7%提及危害,6.1%提及過度診斷或過度使用的風險。

    人類歷史上不乏書寫身體、健康、醫療的故事。但當這些故事走到今天,一些論述也許是為健康發聲,也可能是引致過度醫療的slogan。這集我們再度邀請台大公衛學院的黃柏堯老師再次來到「有媒有」,來聊聊社群媒體的健康資訊傳播。

    柏堯老師認為,在傳統新聞媒體與社群媒體邊界愈加模糊的今日,人們有可能同時是資訊的生產者(producer),也是被資訊說服從而買單的消費者(consumer),兩者的結合,在傳播學上居然真的有「prosumer」一詞。這種角色為何出現,在醫療資訊環境中可能面臨何種危機?歡迎收聽本集「有媒有」!

    ——————

    如果你喜歡柏堯老師的分享,歡迎收聽這一集。

    謝謝你收聽《科學有媒有》,你也可以在YouTube收聽本集:https://youtu.be/ug32jPPnMzM

    這個節目由非營利組織「台灣科技媒體中心」製作。你的支持,對我們的穩定運作很重要,如果你喜歡我們的節目,歡迎你:

    • ➕訂閱我們的podcast
    • 💬留言告訴我們你對節目的想法
    • 🧡關注我們的社群,或訂閱我們的電子報,追蹤我們的工作進展
    • 🙇小額捐款,支持台灣科學新聞的發展


    ——————

    本集聲音出場:Sinead,柏堯老師,小童
    剪輯後製:小童
    音樂製作:果葶



   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
    続きを読む 一部表示

あらすじ・解説

上個月(02/26),JAMA發布了一篇研究——透過分析982篇以個人故事分享醫療檢測的社群貼文,發現當中有87.1%提到好處,僅14.7%提及危害,6.1%提及過度診斷或過度使用的風險。

人類歷史上不乏書寫身體、健康、醫療的故事。但當這些故事走到今天,一些論述也許是為健康發聲,也可能是引致過度醫療的slogan。這集我們再度邀請台大公衛學院的黃柏堯老師再次來到「有媒有」,來聊聊社群媒體的健康資訊傳播。

柏堯老師認為,在傳統新聞媒體與社群媒體邊界愈加模糊的今日,人們有可能同時是資訊的生產者(producer),也是被資訊說服從而買單的消費者(consumer),兩者的結合,在傳播學上居然真的有「prosumer」一詞。這種角色為何出現,在醫療資訊環境中可能面臨何種危機?歡迎收聽本集「有媒有」!

——————

如果你喜歡柏堯老師的分享,歡迎收聽這一集。

謝謝你收聽《科學有媒有》,你也可以在YouTube收聽本集:https://youtu.be/ug32jPPnMzM

這個節目由非營利組織「台灣科技媒體中心」製作。你的支持,對我們的穩定運作很重要,如果你喜歡我們的節目,歡迎你:

  • ➕訂閱我們的podcast
  • 💬留言告訴我們你對節目的想法
  • 🧡關注我們的社群,或訂閱我們的電子報,追蹤我們的工作進展
  • 🙇小額捐款,支持台灣科學新聞的發展


——————

本集聲音出場:Sinead,柏堯老師,小童
剪輯後製:小童
音樂製作:果葶



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

S3E10 醫療資訊充斥社群媒體,是Self-care,還是過度診斷?に寄せられたリスナーの声

カスタマーレビュー:以下のタブを選択することで、他のサイトのレビューをご覧になれま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