エピソード

  • 「理論的根本」——李有成從《離開漁村以後》漫談文學事件
    2025/07/16

    李有成是詩人、學者,也擅寫散文,他的最新文集《離開漁村以後》,是一部半自傳式的創作,此處說的「半自傳」,也有雙重意義,除了在創作中揭露自我生平與成長歷程;另一個半自傳,更像是為他一路上遇見的前行人,不管是名師或者鴻儒們,留下不同深深淺淺、側寫般的傳記。

    喜愛節目的朋友們,可以在 Apple Podcast 送給亞妮五顆小星星,或是留言跟我們說說想法喔~

    🪐《離開漁村以後》傳送門:https://reurl.cc/VWEeq6
    🎙️同場加映 → 本集作者為你朗讀: https://reurl.cc/Qa9DG0

    ✨i聽聽原創節目《妮說BOOK,我說可》最新節目都在 App 獨家優先首播 (⁠下載請至App Store⁠、⁠Google Play⁠ )
    ✨i聽聽官方網站⁠ https://www.ilisten.tw/
    ✨ 合作、宣傳請洽節目企製 Sora (⁠sora@smartfun.com.tw⁠)

    続きを読む 一部表示
    52 分
  • 死亡彼岸的花園百景:李昂談《彼岸的川婆》
    2025/07/02

    李昂的新作《彼岸的川婆》裡,作為承接著看得見的鬼與附身兩部作品後,靈異三部曲的最終章,除了神秘學與宿命論,那些種種如她自述般「神神鬼鬼的事」之外,另有一處明顯的主題,也是李昂作品中永誌不忘、持續探索與定義著的(永恆的)愛戀。李昂始終在以小說處理著生命不同階段的問題,由此作靠近了一道終極問題,也許寫作並非只限於個體,從《彼岸的川婆》中,讀者或許也一起讀懂了那道問題,更可能是死亡於生命的現身。

    喜愛節目的朋友們,可以在 Apple Podcast 送給亞妮五顆小星星,或是留言跟我們說說想法喔~

    🪐《彼岸的川婆》傳送門:https://reurl.cc/pYn9kd
    🎙️同場加映 → 本集作者為你朗讀:https://reurl.cc/Mz1p14

    ✨i聽聽原創節目《妮說BOOK,我說可》最新節目都在 App 獨家優先首播 (⁠下載請至App Store⁠、⁠Google Play⁠ )
    ✨i聽聽官方網站⁠ https://www.ilisten.tw/
    ✨ 合作、宣傳請洽節目企製 Sora (⁠sora@smartfun.com.tw⁠)

    続きを読む 一部表示
    48 分
  • 魔幻與寫實一樣重要:劉思坊談《怪城少女》
    2025/06/18

    《怪城少女》作為劉思坊的第一本長篇小說,也是她獲得臺北文學年金的寫作計畫,「怪城」的所在也就是1990年代的台北城南,主角劉可可穿梭於貝里斯、馬雅文化與臺北都市傳說裡,愛說故事的她,就像歷史與某種現實生活的見證者,像是最古老的說書人一般。

    在鬼故事與人的故事間,劉思坊將她田野與成長的經驗,推往虛構的疆界,許多不可信的事物藏在可信的中間,或是說,可信與不可信本來就無法以有限的知識測量,也是小說的絕對領域。

    喜愛節目的朋友們,可以在 Apple Podcast 送給亞妮五顆小星星,或是留言跟我們說說想法喔~

    🪐《怪城少女》傳送門:https://reurl.cc/1Kdx8V
    🎙️同場加映 → 本集作者為你朗讀:https://reurl.cc/3K0DZO

    ✨i聽聽原創節目《妮說BOOK,我說可》最新節目都在 App 獨家優先首播 (⁠下載請至App Store⁠、⁠Google Play⁠ )
    ✨i聽聽官方網站⁠ https://www.ilisten.tw/
    ✨ 合作、宣傳請洽節目企製 Sora (⁠sora@smartfun.com.tw⁠)

    続きを読む 一部表示
    44 分
  • 散文的內卷之術:騷夏與他的《人生喜事》
    2025/05/29

    騷夏的新文集《人生喜事》,擅寫小事,但並非種種事皆小,而是作者將事物之滂沱化作微情,詞情皆不滿溢。如同楊佳嫻寫到此書說的:「勾住微小物象人情,提煉滋味。」通過《人生喜事》這樣的書寫,也為讀者或是同樣身為寫作者的人們,展示了一種散文的本質,它可以處理所有輕或重的議題,更進一步地說,任何事物都值得書寫,並且用任何配速、任何表情與語氣。

    喜愛節目的朋友們,可以在 Apple Podcast 送給亞妮五顆小星星,或是留言跟我們說說想法喔~

    🪐《人生喜事》傳送門:⁠https://reurl.cc/EVMKqv
    🎙️同場加映 → 本集作者為你朗讀:https://reurl.cc/gRj72N

    ✨i聽聽原創節目《妮說BOOK,我說可》最新節目都在 App 獨家優先首播 (⁠下載請至App Store⁠、⁠Google Play⁠ )
    ✨i聽聽官方網站⁠ https://www.ilisten.tw/
    ✨ 合作、宣傳請洽節目企製 Sora (⁠sora@smartfun.com.tw⁠)

    続きを読む 一部表示
    46 分
  • 在罪與罰之間打了嗑睡:馮勃棣談《末日之前不要睡著》
    2025/05/14

    馮勃棣推出了新作,也是第一本小說集《末日之前不要睡著》,將他的創作觸角觸及了小說與長篇小說的世界,新書作為多年前他的得獎劇作〈DEAR GOD〉的小說化與長篇化,我們可以看到一個關於復仇、關於親子關係與其艱難的現代故事,並且相較多年前,也更龐大、更成熟了。末日作為聖經、作為一切文明裡頭,最重要與永恆的存在,與它相伴的往往是「審判」,這部小說就是故事主角的審判日;有罪當罰、有愛必言,說來簡單,卻是人世間最難,足夠糾結成在不同次元與日思夜夢間,如同小說一般的存在。

    喜愛節目的朋友們,可以在 Apple Podcast 送給亞妮五顆小星星,或是留言跟我們說說想法喔~

    🪐《末日之前不要睡著》傳送門:https://reurl.cc/EVDq0K
    🎙️同場加映 → 本集作者為你朗讀:https://reurl.cc/NYdL2m

    ✨i聽聽原創節目《妮說BOOK,我說可》最新節目都在 App 獨家優先首播 (⁠下載請至App Store⁠、⁠Google Play⁠ )
    ✨i聽聽官方網站⁠ https://www.ilisten.tw/
    ✨ 合作、宣傳請洽節目企製 Sora (⁠sora@smartfun.com.tw⁠)

    続きを読む 一部表示
    42 分
  • 記憶是收藏一本書最好的地方:廖志峰談書與人
    2025/04/30

    從書出發,一個愛書人如何與書店、與出版結緣,允晨出版的社長,也是散文家廖志峰談書如何從他的職業變為一生志業。一本書與一個作者,也可能是生命中的光點,更是一段璀璨流光,如他所言:「文字成了無法遮掩的見證者;而書,記憶著你所經歷的時光。」邀請您一起聽他說書、說人、說故事。

    喜愛節目的朋友們,可以在 Apple Podcast 送給亞妮五顆小星星,或是留言跟我們說說想法喔~

    🎙️同場加映 → 本集作者為你朗讀:https://reurl.cc/Z43ql6

    ✨i聽聽原創節目《妮說BOOK,我說可》最新節目都在 App 獨家優先首播 (⁠下載請至App Store⁠、⁠Google Play⁠ )
    ✨i聽聽官方網站⁠ https://www.ilisten.tw/
    ✨ 合作、宣傳請洽節目企製 Sora (⁠sora@smartfun.com.tw⁠)

    続きを読む 一部表示
    39 分
  • 翁禎翊與他的文學克卜勒運動:談《你在暗中守護我》
    2025/04/16

    翁禎翊的第二本散文集《你在暗中守護我》,與第一本書對照來看,是一趟行星到恆星的不同運行法則,先不論星體質量密度的不同,最簡單的說法是,從映照反射出他人之光的星球,變成得從自體發光發熱溫暖他人,或是說照耀其他星體與事物的存在。與恆星相同,看似閃閃發亮的大人,能發亮、發光這件事,也是最耗費心力的事。翁禎翊的這本書不只是而立之書,也不只是轉入社會的成年宣言,從職與業出發,他也將在法庭中的見聞,變作個人對是非善惡的思考,是一本思考「位置」之書。這本書,更是一個寫者、一個「大人」,在階級與世代、在對與錯中間,展現出自我風格與輕重並濟的作品,在他的不同變速間,我們得以見到一個寫作者決定不論多麼艱難,仍試圖從不同位置留下的文字。

    喜愛節目的朋友們,可以在 Apple Podcast 送給亞妮五顆小星星,或是留言跟我們說說想法喔~

    🪐《你在暗中守護我》傳送門:⁠https://reurl.cc/lzgpbq
    🎙️同場加映 → 作者為你朗讀:⁠https://youtu.be/5DImfSgkgFE

    ✨i聽聽原創節目《妮說BOOK,我說可》最新節目都在 App 獨家優先首播 (⁠下載請至App Store⁠、⁠Google Play⁠ )
    ✨i聽聽官方網站⁠ https://www.ilisten.tw/
    ✨ 合作、宣傳請洽節目企製 Sora (⁠sora@smartfun.com.tw⁠)

    続きを読む 一部表示
    1 時間 6 分
  • 一趟有形世界外的勇者之旅:張惠菁談《與我平行的時間》
    2025/04/02

    張惠菁一直是時間的旅者,在她的新作《與我平行的時間》裡,帶著許多久別重逢的讀者,進入她的現在、更是進入她現在的散文狀態。現在是什麼模樣?不管是自我,或是時間,就如同《與我平行的時間》自序裡寫著的:「我的日常中,有許多時間是有目標的。但與那些時間平行,或許還存在另一種時間。我並不是只是開會中的、寫著計畫書的、和同事溝通或和朋友聚餐中的我。有另一些我,也和那個我一起經歷著時間,卻未必在那樣的場合中說話。」張惠菁對現在的感知是一種距離,卻不是為了拉遠,而是為了看見更多,就像序裡也說到的狀態,「眼前有好多條隧道,不同工作、不同任務在你眼前同時展開,有些隧道已經快到盡頭了,有的才剛開始。」人並不是只在一個狀態中,如今的張惠菁更能感受到快樂與悲傷都不是單一狀態,更像一個光譜,人同時在經驗著許多。

    時間與她平行,讀者卻能透過文字走近她的身邊,或許張惠菁並不是會在第一時間與情緒交鋒的散文寫作者,但她也以〈法庭之友意見書〉這樣的文章,向讀者遞訊報平安。在新的作品裡,對於有形或是說有所依、有所目標對象而寫的文字,更少了一些,但這並不是自我的稀釋,反而是深化與思考。我讀張惠菁許多許多年了,在這本書裡更感受到一種重逢與更新,《與我平行的時間》裡所有與她平行的事物,都是新的體驗,一種不同維度的開拓。

    喜愛節目的朋友們,可以在 Apple Podcast 送給亞妮五顆小星星,或是留言跟我們說說想法喔~

    🪐《與我平行的時間》傳送門:⁠https://reurl.cc/RYX0qg
    🎙️同場加映 → 作者為你朗讀:⁠https://reurl.cc/knEZW9

    ✨i聽聽原創節目《妮說BOOK,我說可》最新節目都在 App 獨家優先首播 (⁠下載請至App Store⁠、⁠Google Play⁠ )
    ✨i聽聽官方網站⁠ https://www.ilisten.tw/
    ✨ 合作、宣傳請洽節目企製 Sora (⁠sora@smartfun.com.tw⁠)


    続きを読む 一部表示
    43 分